English

成果转化呼唤风险机制

1999-03-3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吴建秀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我有话说

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始终存在着“梗阻”。这种“梗阻”是由转化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及其巨大风险造成的。天津大学双酚A生产新工艺成果的成功转化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天津大学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的科研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98年11月完成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聚碳酸酯关键原料——双酚A生产新工艺”的工业实验,成功地实现了由科研成果向工业生产的转化。从立项攻关到成果转化,以谈遒教授为首的科技人员走过了整整8年的风雨历程,当成功终于到来时,年近七旬的谈教授感慨万千。

坚定的信念使他们踏上风险之途

双酚A是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耐高温聚脂的主要原料,是我国第二类基本化工原料排名第一的品种,在国家确定的石化领域引进外资的导向性产业中,双酚A排名第一。多年来我国所需的双酚A主要依靠进口。90年代以前,国家曾多次试图从国外购买该项技术,但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只出售产品,不出售技术的政策。因此,“双酚A生产新工艺”研究曾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攻关项目。

1991年,在中国石化总公司的主持下,以天津大学石化技术开发中心教授谈遒为首的科研队伍承担了这一任务,经过两年拼搏,完成了小试、模试及10吨级小型中试,拿出了我国自己的、全面创新的“双酚A生产新工艺”。原国家计委、教委、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化工专家对该项目进行验收,认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由于这项科研成果在精制技术、脱酚技术、裂解重排反应、全工艺的研究等方面均具有知识和技术创新点,国际专利组织陆续批准了双酚A新工艺的4项主发明专利,在18个技术竞争对手国及潜在市场国获得发明专利权。中国专利局共批准了14项发明专利。

课题完成了,谈遒他们面临着选择:是就此止步,申报各级乃至国家发明奖;还是继续前行,将这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工业生产。后者固然为国家所急需,但他们却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经过再三斟酌,谈遒等毅然选择了“转化”这条充满风险的道路。

“双酚A”技术尽管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成果,但若想在短期内得到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办法只有一个,即与国际上著名的工程公司合作,由他们代理在国内外技术市场上销售,从而使技术升值,增强市场竞争力。1993年11月,中国石化总公司与美国鲁玛斯(ABB LUMMAUS)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鲁玛斯的要求是中石化与天津大学必须建成“双酚A”工业装置,完成转化。翌年春,天津大学以技术发明者的身份与鲁玛斯公司一起在国际石油化工会议上宣布销售双酚A新工艺成套技术。该工艺在国际上公开亮相,成为中国化工领域首次以领先水平进军国际市场的成套技术。

山重水复人徘徊

高科技成果本身的高风险,使“双酚A”在由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种困难既来自项目自身,也来自科研机制、产业政策等多方面。

1994年谈遒等人着手成果转化之初,我国对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尚无共识,尤其是对建立“转化风险机制”、“风险转化基金”等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双酚A生产新工艺转入工业试验阶段时,正逢国家科研体制转轨之际,该项目工业转化所需资金不足。谈遒等人四处奔波,寻求支持,却受尽冷遇。原因在于企业面对高技术成果转化过程的高风险望而却步,不愿承担试验失败的风险。

经过多方联系,香港一家公司看好这个项目,愿意提供资金,于是天津大学石化中心便同其结为合作伙伴,采取“以适度规模的产业化代替中试”的做法,在天津西青区建设万吨级工业试验装置。

双酚A万吨级工业装置的几乎所有设备在试验初期都立足于国产,有些设备的质量没有过关。缺乏具有连续性化工生产经验的熟练工人,也为工业实验带来极大的困难。香港公司在陆续投入5300万元之后,因不能如期收回投资而不堪重负。经过一次次的失败,非议、责难、谩骂接踵而至。科研人员一面承受着失败的痛苦,一面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96年4月,中石化总公司全额收购了试验企业,并注入大量科研经费,使陷入绝境的双酚A工业转化项目起死回生。总结了经验教训的科研人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先后进行5次大规模设备改造,引进大型离心机和特种泵,攻克了晶体强度低、物系高度热敏、高度氧敏、高凝固点等多项化工技术“难度之最”,实现了“科技开发与产业建设相结合”的最初设想,由10吨小型中试,一步跳跃到万吨级工业生产规模,成果转化大功告成。

要让立志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免除后顾之忧

“双酚A”工业转化成功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我国生产聚碳酸酯的这一关键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结束,意味着双酚A的全套技术可以以每一次技术使用权700万美元的售价在国际市场出售,意味着进入正常生产状态的双酚A产业,每生产一吨产品即可获得纯利润3000元人民币,而仅国内市场每年即有5万吨的产品需求。

转化成功了,但是回忆起被石化中心科技人员称为“噩梦般的转化历程”,他们感慨颇多。

“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的确是干了一件力所不及的事情,”同是项目负责人的金仁夷教授说,“这种项目的转化,犹如在大海波涛中行船,随时都有没顶的危险。如果说几年前没有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之举尚可理解,那么现在看来确实是到了非搞不可的时候了。据了解,近几年来,围绕双酚A引发的水底波澜在天津大学可谓尽人皆知。其转化过程之艰难以及所承担的风险之大,使得许多科研人员至今谈之色变。

谈遒说:“‘双酚A’是典型的高新技术成果,但它的转化肯定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如果没有中石化总公司那样极其重视科技及其产业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做后盾,转化根本不会成功。”科研成果的转化本身就潜在着风险,但通常我们看待这一问题时,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谈遒感叹道:“成者王侯败者贼。如果真的失败了,我就是千古罪人啊!”殚精竭力为国家贡献才智的知识分子要以个人单薄的双肩担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风险,无论如何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我国多年来科研成果汗牛充栋,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者寥寥,科技人员难于承担转化风险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同时,搞实验室成果的人缺乏搞工业的经验,在转化过程中容易走弯路,而科技人员从事转化工作一旦失败,则对其工作难以评价,从而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受到损失,这也是他们对成果转化敬而远之的原因。

天津大学校长单平教授说,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梗阻”。这种“梗阻”是由转化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及其存在的巨大风险所造成的。因此形成转化风险机制,建立转化风险基金已经成为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共识,也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由之路。在“双酚A”项目的转化过程中,中石化总公司、天津大学和项目科研人员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像天津大学这样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有搞成果转化的能力,但绝对不具备承担转化风险的条件,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只能是政府行为。单平说:“从目前情况看,建立起这样的机制还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要想解决转化的‘梗阻’问题,就必须走这条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